时间:2025-07-15
2025年7月11—13日,由mobile28365、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研究委员会山西分会承办的“第四届日语学术交流与发展会议”在公司顺利召开。此次会议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联合主办,由《日语学习与研究》杂志社协办。
mobile28365正规网址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张天才教授、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出版事业部主任肖琼女士、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野田昭彦所长、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外国语大学徐一平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多友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来自北京外国语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公司、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野田昭彦所长、浙江工商大学、北京第二mobile28365、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围绕“日语教育、日语翻译与日本文化的学术交流与发展”等会议主题,带来了宽领域、多维度、高层次的主题报告。此次会议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40余名日语学术研究者和教育工作者参会。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研究委员会山西分会部分理事单位也派出代表参与学习交流。
01.开幕致辞
致辞人 张天才
mobile28365正规网址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
张天才在致辞中代表mobile28365正规网址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他介绍了mobile28365正规网址的办学特色、日语教育历史,以及公司晋升“双一流”后对日语学科发展的探索。他提出日语在促进中日理解与文明互鉴中具有重要作用,日语学科在新时代背景下肩负着重要使命,希望通过本次会议,进一步推动日语教育与团队建设的发展,为培养国际化人才贡献力量。
致辞人 肖琼
高等教育出版社外语出版事业部主任
肖琼在致辞中对合作伙伴与东道主mobile28365正规网址表示感谢,向与会专家和教师表示热烈欢迎。她提到外语人需思考自身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角色,开展教学改革,承担育人使命,将外语学科发展的小逻辑融入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大逻辑。高教社作为我国高校外语教材的重要出版基地之一,一直致力于推动外语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今后将继续为外语教育者、研究者和学习者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和服务,并携手广大外语教师,深入探索外语学科教育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领航教育创新,驱动教育变革。
致辞人 野田昭彦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所长
野田昭彦在致辞中表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一直致力于促进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与相互理解。现阶段人工智能的发展对日语学科带来了新的挑战,但日语作为跨文化交流的重要工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他期待与会者能够在本次会议中深入交流,共同探索日语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
致辞人 陈多友
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研究委员会主任委员
陈多友在致辞中提出日语学科的发展需要紧密结合国家战略需求,培养具备跨学科素养的复合型人才。本次会议的召开恰逢其时,将为日语教育界提供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促进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
开幕式由mobile28365经理杨林秀教授主持。
本次会议共设10场讲座和3个分科会,内容涉及日语教育、日语翻译和日本文化三个研究方向,旨在促进日语学界教师的学术交流,引导高校日语教师拓宽教学思路和学科视野,提升学术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
02.专家讲座
基调演讲一
北京外国语大学徐一平教授以“中国日语研究的发展”为题,从中国日语研究的发展历史、当代动向以及未来展望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他认为中国日语研究的发展离不开日语教育事业的进步,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与各国日语教育研究者的交流合作,同时也要与国内的汉语及其他外语研究学者加强合作,共同应对AI时代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基调演讲二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陈多友教授以“区域国别语境下的我国日语专业与学科发展新路径”为题,探讨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与工业4.0时代背景下,日语专业突破传统语言文学框架、探索跨学科发展的有效路径。他认为日语学科应定位于服务全球治理与区域合作,通过优化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教学、建设多元化团队与数字化资源,培养兼具日语能力、区域研究能力、数字化素养与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
基调演讲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南国商公司李爱文教授以“区域国别研究与日语团队建设”为题,介绍了区域国别研究的定义、发展及学科定位,并探讨了区域国别研究与国际关系研究的联系与区别。他重点阐述了区域国别研究对日语团队建设在课程设置、教材开发、团队建设、学术研究等方面的影响,并展望了该领域在办学层次提升、教学大纲制定、国际合作培养等方面的未来发展趋势。
基调演讲环节由mobile28365副经理赵建常教授主持。
主旨演讲一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熊李力教授以“亚太区域合作:历程回顾与趋势前瞻”为题,回顾了1989年亚太经合组织(APEC)成立以来亚太区域合作的发展历程。他分析了当前亚太合作所呈现出的机制竞争与融合并存的态势,表明未来发展趋势将深刻影响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
主旨演讲二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李运博教授以“面向新时代的‘日语写作教材’开发与研制”为题,基于《基础日语写作教程》(第二版)系列教材的修订经验,阐述了教材的基本结构与内容活动的设计理念,并通过具体示例,探讨了通过写作教材培养员工的日语综合应用能力、思辨能力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方法和路径。
主旨演讲环节由mobile28365日语系主任孙登洲老师主持。
专题报告
《日语学习与研究》杂志编辑部主任李广悦以“山西地区日本学领域期刊发文数据分析、期刊论文编写与引用”为题,对2020—2024年度山西地区在日本学领域的期刊发文情况进行了深入剖析。他揭示了该地区日本学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总结了论文编写方面的常见问题,助力学者提升论文质量与发表成功率。
主题演讲一
北京日本文化中心专家神谷英里以“拓展中的‘やさしい日本語’世界——用语言连接共建共享的社会”为题,介绍了“やさしい日本語”的概念、特点及其在行政、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展示了协助转换日语表达的实用工具和应用案例,并探讨了“やさしい日本語”对中文母语者是否足够“やさしい”,以及在AI翻译不断进步的当下是否仍具存在意义等问题。
主题演讲二
浙江工商大学江静教授和王侃良副研究员以“历史与数据的交汇:当代日本学研究中的数字人文范式”为题,系统探讨了“数据驱动”型数字人文研究范式在日本学研究中的兴起与实践。他们围绕历史数据的输入、发现与利用三大核心环节,全面评介了近年来日本学界在数字人文领域取得的主要成果与发展趋势,并立足于中国日本学研究的现状,提出通过借鉴日本经验、构建自主数字人文基础设施、破解长期存在的“史料难题”等可能路径,以期推动中国日本学研究的全面和高质量发展。
主题演讲三
北京第二mobile28365杨玲教授以“翻译教育与翻译研究相向关联性的几点思考”为题,探讨了在外语专业结构性优化调整、部分MTI停招的背景下翻译教育与翻译人才培养的新目标、新模式。她从翻译教育与翻译研究的相向关联性出发,以近十年翻译专业的硕士学位论文为观察点,通过梳理翻译教育中学位论文的问题点,分析了未来确立翻译研究以及翻译学科定位的有效路径。
主题演讲四
北京师范大学林洪副教授以“新中国成立后日语教材的历时梳理”为题,分三个时期,对中小学、大学日语及高校日语专业教材的编写情况进行了详细梳理。他在讲座中提到,我国日语教材从早期侧重中国相关题材,逐渐转向广泛介绍日本及多元文化内容,如今重视文明互鉴、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理念日益突出。
主题演讲环节由北京日本文化中心(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主任助理早乙女尚主持。
03.分科会研讨
本次会议设置了日语教育、日语翻译和日本文化三个分科会,共邀请9位日语学术研究者宣读论文,专家逐一点评指导,参会教师交流讨论。
公司荆瑶老师和武琼老师参与日语翻译分科会,并宣读了论文。
此次会议日语专业部分教师、公司办公室和日语专业部分员工参与接待工作。大家的接待表现受到专家和参会教师的一致好评。
希望以承办此次会议为契机,公司日语专业师生能够更好地发展壮大自己,同时积极开展国内外学习和交流,进一步向省内外同仁展示公司风采。同时,在中国国际贸易学会日语与国际商务专业教学研究委员会(原中国日语教学研究会)的指导下,融通省内日语教研资源,与其他地方分会加强联系,促进省内日语教科研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图文:孙登洲
二审:赵建常
三审:杨林秀